陕西春节黄金周消费市场实现销售260亿元
2017年春节黄金周陕西消费市场供应充足,促销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市场运行总体平稳。监测匡算全省消费市场实现销售260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商品零售233亿元,同比增长11.2%;餐饮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12.9%。西安市黄金周消费市场实现147.01亿元,同比增长11.2%;安康、商洛、铜川、汉中、咸阳市、杨凌示范区、延安、宝鸡、渭南和榆林市实现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4.1%、13.5%、13.4%、13.3%、12.8%、12%、11.6%、10.9%、10.6%和7.8%。 促消活动精彩纷呈年味浓。以“2017年陕西省新春年货购物节”为引导,各市(区)进一步贯彻“繁荣市场、创新供给、激活需求、促进发展”的促销主题,结合本地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从1月28日起至2月11日,西安市大唐芙蓉园、大唐西市、汉城湖、曲江寒窑、楼观台、周至沙河水街和秦岭野生动物园等地举办了新春庙会、灯会、社火、非遗文化表演和特色美食展等活动,聚集人气,扮靓古城,年味十足。铜川市照金国际滑雪场、玉华宫赏冰灯及陈炉古镇成为市民假日休闲游玩好去处。安康市组织了商品交易博览会和现代农业园区优质农产品进社区活动,免费发放了价值10万余元的果蔬、粮油、畜禽产品、魔芋、茶叶等上百种优质农产品,吸引了周边省、市等大批消费者前来选购。商洛市在大型商场、超市、卖场设立“年货街”,组织开展“年货购物狂欢节”、“年货送到家”等亲民促销活动,吸引和方便消费者购买,增添节日喜庆色彩。其他市(区)也组织了各大商贸企业推出“打折、特价、抽奖、满额赠、满额减”等促销活动,开展了美化店堂、提前开门、延时关店、年货团购等扩大消费措施,节日消费旺盛。 商品零售现场火爆热点多。全省各大商贸流通企业紧抓春节消费商机,精心组织名优新特商品,满足居民购买需求,节日期间大中型商场、超市人潮涌动,购销两旺。西安市商品零售实现135.47亿元,同比增长11.0%,安康、商洛、铜川、汉中、咸阳市、杨凌示范区、宝鸡、延安、渭南和榆林市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4.1%、13.5%、13.1%、13.0%、12.7%、12.6%、11%、10.9%、10.7%和7.6%。西安市民生百货、金鹰国际和易初莲花超市销售同比分别增长90.14%、22.95%和21.60%;渭南市国贸商厦、恒基购物中心销售同比均增长15%左右;咸阳市开元商城、华润万家和人人乐超市等大型商超企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涨50.83%、29.56%和26.9%;安康市南方百货和华润万家销售同比分别增长78.49%和61.14%;榆林市国贸购物中心销售同比增长28.18%。据对全省30家154个信息泵门店监测数据显示,黄金周零售额累计实现3.46亿元,同比增长24.52%,消费热点主要集中在通讯器材类、电脑及文化办公用品类、针纺织品类、服装服饰类、食品类、日用品类、中西医药及器械类、五金及电料类、化妆品类、珠宝首饰类、烟酒类、家用电器及数码产品类和饮料类等13大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5.53%、53.15%、49.51%、42%、32.77%、30.59%、26.52%、25.47%、24.88%、21.69%、13.6%、12.75%和10.62%。 特色美食备受青睐增长快。春节期间餐饮业以迎新年夜饭、阖家欢庆宴和亲朋聚餐宴等团圆宴席为主,特色美食消费红火,重特色、重服务、多档次、更亲民的特点突出。西安市餐饮收入11.54亿元,同比增长14.3%。铜川、延安、汉中、安康、商洛、咸阳、渭南、宝鸡、榆林市和杨凌示范区节日期间餐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8%、17.4%、15.5%、13.9%、13.2%、13.1%、10.2%、10.1%、8.3%和7.8%。西安“永兴坊”、沙河“水街”、咸阳“马嵬驿”和渭南“老街”等陕西特色美食街区游人爆满,其中:“永兴坊”春节期间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马嵬驿”和“袁家村”日客流量超过10万人,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回坊文化风情街灌汤包、牛羊肉、柿子饼等地方特色食品都是抢手美食,不仅外地游客喜欢,本地百姓也时不时去解馋,大众餐饮、具有陕西特色的民风民俗小吃是今年春节餐饮市场的主旋律。 必需品市场货源充足运行稳。春节前全省10个设区市陆续投放冬春储备蔬菜约2万吨引导市场供应,占储备总量的58%以上。据全省168家生活必需品企业监测显示,我省必需品市场价格和交易量呈节前规律性上涨、节日期间逐步回落走势。春节末蔬菜平均批发价为6.11元/公斤,较节前下降7.28%;节日期间蔬菜日批发交易量保持在8000±1000吨范围,市场运行总体平稳。预计节后随着气温回升和地产菜陆续上市,蔬菜价格将规律性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