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务局牵头召开提升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行动方案协调领导小组半年工作会
7月9日下午,市商务局牵头召开了提升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行动方案协调领导小组半年工作会,各相关部门负责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分管领导和联络人参加会议。
会上,各单位对上半年落实提升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行动任务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自“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各部门迅速行动,通过开辟网站宣传专栏、印制办事指南及服务手册、建立QQ及微信群等手段向企业宣传各项便利政策,营造良好的行动氛围。同时,商务局联合多部门开展“服务外经贸企业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走访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与企业面对面进行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虚心征询企业意见建议,对于能现场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归类整理并报上级部门予以协调。6月15日,先行在我市农产品出口集中地白水、大荔、蒲城商务部门设立跨境贸易服务协调办公室,确定专人协助属地企业开展跨境贸易,并对各县市外贸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提高各县市区外贸人员业务素质,不断提升服务辖区企业水平。
经过近半年的共同努力,提升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行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市口岸办牵头建立《渭南市口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先后与连云港市口岸委签署了口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运城、临汾、三门峡市共同签订了三省四市口岸合作协议,整合彼此口岸优势资源,提升企业通关便利化水平。
渭南海关积极推进通关一体化改革工作,进口、出口平均通关时效分别为0.52小时、0.65小时,在西安所有业务现场中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
原渭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大力宣传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无纸化报检覆盖率达到100%,1-6月份受理无纸化报检2146批次,货值11634.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31%,签发原产地证书307份,签证金额2040.4万美元,为企业减免关税102.02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95%。目前按照国家机构改革要求,原渭南出入境检验检疫、渭南海关对企业报关报检注册备案业务进行优化整合,自4月20日以来,通过“单一窗口”实现报关报检业务“一口对外、一次办理”,21家企业同时取得报关和报检资质。
市国税局积极完成年度出口企业分类管理等级动态调整工作,分类评审出口企业83户,同时全力推进出口企业无纸化申报试点,助力退税提速,截止6月底全市受理无纸化退税申报24户,办理出口退(免)税256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22倍,全部实现了限时办结。市外汇管理局简化进出口企业名录登记管理,提高登记效率,截至6月底办理名录企业登记31笔,均实现随到随办,一次办结。同时简化外汇账户开立流程,将账户备案和开立两个环节合二为一,由企业在银行一并办理,截至6月底新增账户37户。
市贸促会积极开展全国贸促会原产地证书自主打印推广,提高签证工作效率,1-6月共出具原产地证9份,商事认证3份,领事认证1份。
市工商局持续推进“多证合一”等企业注册便利化改革措施,积极宣传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办事流程,进一步简化外资企业设立程序,整个受理过程将“无纸化”“零见面”“零收费”。
市商务局积极做好事前咨询服务,实现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手续实现当场办结,1-6月全市新增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企业35户,新增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备案4家。据海关统计,今年1-5月全市进出口总值实现6.59亿元,同比增长52.1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4.81个百分点,提前一个月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
同时,会议学习了全省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工作推进会精神和考核办法。市商务局副局长司宏哲对近半年来各单位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强调在省市开展半年考核之际,各部门要继续通力合作:一是加强沟通交流,及时梳理反馈各部门工作亮点和创新之处,确保考出特点、考出亮点;二是紧盯中省最新改革进度,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为企业办事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三是继续对企业做好政策宣传和上门服务,提升企业对开展提升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